證嚴上人開示:「在吉安裡有一個很小的小車站,那個站長(張榮華)和我們的委員認識,他說:『這是好事,我那裡甘蔗園旁邊能有小一塊地讓你們蓋。』所以我在那個地方找了一點土地,就在那裡路邊動土,蓋的房子差不多是四坪大,進去讓他有一張床,有一個小角落可以放小烘爐,安全多了。從這樣開始這個個案,慈濟人每個月去看他幾次。病了,慈濟人照顧;往生了,慈濟人把他送進塔裡,這是第二個個案、第一間的大愛屋。」 【證嚴上人1月9日高雄靜思堂上午歲末祝福開示】「莫忘那一年,看看慈濟的大藏經(影片),看到了那個時候師父還年輕!每一次我看到了(自己)從小茅屋低著頭走出來,那一張、那一個畫面,就會不由自己想到了五十五年前(1966年)克難慈濟功德會剛成立不久,所接到的個案都是我親自去看,而且第一個個案就是一位孤老無依的阿嬤──林曾阿嬤。」
一幀照片,回憶泉湧。證嚴上人行腳1月9日上午於高雄主持歲末祝福時,娓娓訴說慈濟慈善志業一路行來蓽路藍縷,叮嚀靜思弟子莫忘那一年。
悲心起始無終期 那年莫忘亙連綿
年輕時的林曾阿嬤,從中國大陸福建省來到臺灣尋找離鄉來臺、靠著補皮鞋、擦皮鞋謀生的丈夫,後因為爆發戰爭阻斷了返家之路;先生往生後,林曾阿嬤獨居在花蓮巿中正路的巿場小巷內,1966年時值八十六歲的林曾阿嬤經慈濟委員提報,成為「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」成立後的第一位長期濟助個案。
「她是住在市場內,卻是一間破破的房子,裡面空無一物,而且有的東西就是破爛。這個阿嬤已經老了、病了,那個時候我們用一個月兩百元包飯,每天有人送飯給她吃,這個個案,就這樣我們開始展開照顧;一連串也是照顧很多年,到她往生也是慈濟人幫她送終,送到了塔裡去等等,這就是我們的第一個個案林曾阿嬤,從這樣展開對老人的關懷。」
隔年(1967年),一位住在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的八十一歲長者李阿拋,失明的他住在一間約三個榻榻米大的破舊茅草屋裡,平日靠著政府每月濟助一百元過生活。
「阿拋伯是我第二個個案,在看的時候,一間草屋快倒掉了,而且那個草屋裡面看到一張床,但是在要倒的草屋中間有一個烘爐(臺語:火爐),那個烘爐要煮飯,看他在升火,裡面是暗暗,看他這樣在摸。我和委員去,委員拿著個案的名單,去到那個地方:『請問你是不是李阿拋?』他回過頭:『是啊,是我。』但是他好像眼睛不知道看哪裡,後來我們知道原來他的眼睛也已經看不到了。」
在茅草屋裡升火,火苗若是竄到其他地方,可能釀成祝融,尤其李阿拋雙眼失明,種種生活景象讓證嚴上人心生憂慮,興起要為李阿拋搭建房屋的念頭。
「在吉安裡有一個很小的小車站,那個站長(張榮華)和我們的委員認識,他說:『這是好事,我那裡甘蔗園旁邊能有小一塊地讓你們蓋。』所以我在那個地方找了一點土地,就在那裡路邊動土,蓋的房子差不多是四坪大,進去讓他有一張床,有一個小角落可以放小烘爐,安全多了。從這樣開始這個個案,慈濟人每個月去看他幾次。病了,慈濟人照顧;往生了,慈濟人把他送進塔裡,這是第二個個案、第一間的大愛屋。」
恆持善愛日復日 點連線面遍全球
回顧過往,莫忘那一年的初發心,慈濟慈善工作從鄉里間的一小步,隨著眾人的齊心共志,讓慈善足跡遍及全球一百一十九個國家地區。然而慈濟點滴愛心來自十方各界,上人不斷提醒所有慈濟志工,所做、所辦要讓每一位投注愛心的會員理解,人人的每分愛心歸向何處。
「我們大家天天走在大街小巷,要去勸募、跟你的會員說,我們慈濟在做什麼事情,點點滴滴匯集,你們的會員,我們要有責任讓他們知道,你的錢到底用在那裡。你們現在在收(善款)的會員,差不多一個月收一百元,他一個月一百元,那就是一天存三元三角,三三九,九十九元多,再添一點就一百元了,那個時候的師父是向大家勸募一天五毛錢,省你們的買菜錢,三十支竹筒開頭,一切都是因緣。」
慈濟甫創立時,上人的皈依師父──印順導師接受邀請前往文化大學擔任客座教授,於是請上人前往嘉義主持妙雲蘭若,印順導師的一封信內含搬家費寄到花蓮給上人。然而當時追隨上人落實慈善工作的三十位家庭主婦不捨上人離開,於是央求上人留駐花蓮。
「大家不肯讓我走,她們說:『我們大家要去聯名向師公請求延緩,可以再讓師父在這裡三年嗎?』……我就說我一個條件,這個條件你們若做得到,我永遠不會離開花蓮,不是三年,是永遠。『什麼條件?』我說:『你們現在三十個人連署寫這一張信聯名,你們這三十個人,一個人拿一支竹筒,一天去存五毛錢的菜錢。』」
三十位家庭婦女為了將上人留在花蓮,對於上人所提出的要求,戮力而行。然而,省下每天五毛買菜錢不是困難,卻有人問上人:「可否一個月交十五元就好?」
「我說:『我不要,我要你一天五毛錢。』他們說:『師父一天五毛錢,一個月就是十五元。』我說我知道,我要你善心是每天,每一天都要起一念的善心,積善之家有餘慶,當你要提起菜籃那個時候,你就要記得省下菜錢五毛錢,你家庭的菜差不了多少,但你每天可以省五毛錢,所以不是要你們一個月十五元,要你們天天的那一念心。」
拉長情、擴大愛,五十五年前的五毛錢「竹筒歲月」,點滴累積成就今天的慈濟志業,全球六十六個國家地區都有慈濟志工設置分支會聯絡處,深入社區推展慈濟四大志業──慈善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。
菩薩度苦盡所能 愛人如己慎錙銖
早期慈濟訪視個案遍及全臺,每一個濟助個案不只是給予金錢、物資的援助,同時還要定期複查,由上人親自帶領慈濟委員一一家訪,確認濟助方式是否符合受助需求。
「那時師父看個案都是自己出去,和委員去到山上、下鄉村,都是跟著他們這樣走,看到的苦難人真正很多,孤老無依。看到畫面上那一位老人家,那個時候是在臺北三芝,很資深的委員,臺北的三姊妹陪師父去看這個個案,他住在三芝的海邊裡,那裡一間小小間的小屋,這個老人已經是一百零四歲,是這麼地彎(腰),都在海邊撿東西,我們慈濟人不捨,從這樣開始個案報來,從這樣開始他們照顧他。」
走入這個個案家,上人看到長者被志工們照顧得很好,不僅衣服穿得保暖,屋內也打掃得非常乾淨,有破漏的地方也都逐一修繕。看到長者受到如此細膩的照護,上人心懷感動,也感恩志工們的無私大愛。
「這就是曾經有過,莫忘那一年,那一年真的是很溫馨。你們現在很多真善美三合一,有會拍照的、錄影的,有會寫個案的,有會去探望個案的,所以三合一這種溫馨的關懷,會寫文章的人,會拍照的人跟著一起,會把這個歷史一一記錄下來。我們早期拍照是用在冬令,冬令我們要為他們家家戶戶準備他們過年的新衣服……」
每個月的農曆二十四日是慈濟發放日,照顧戶這一天都會依約來到慈濟會所,領取生活物資與救濟金。而且農曆十二月的發放日,除了固定的物資發放,同時邀請照顧戶一起圍爐,也會提供量身訂作的衣物。
「大小孩有多少位?先生多高?太太多高?是瘦還是胖?那個時候孩子上課需要穿制服,穿的制服是卡其,我們給小孩的制服,用的是『太子龍』。太子龍是最高級的,就是你們家的孩子是穿什麼衣服,我們要給人家也是要什麼衣服;我們的父母要穿什麼衣服,要給長輩也要是一樣的衣服,我們要穿的,跟我們要給人家的(都是一樣),這是過年我們所要給人家能合身,要給人歡喜穿,要給人過年,家家和大家都平等。」
準備好的過年衣物、物資與年菜,上人叮囑志工們要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般,懷抱虔誠的祝福,用心打包。上人對以身作則,參與在打包的行列之中。
「師父親自帶大家在那個地方整理,在那個地方打包,繩子要綁,還要再教他們︰『這個線,來!這一條要在上面,這一條在下面,這條繩子打起來才會漂亮,那個結打起來才會美。』我是很頂真喔!(臺語:嚴謹)師父曾經就是這樣帶著大家,很謹慎、很認真、很仔細帶過來,所以現在看到的慈濟人好整齊。」
慈濟在克難中起家,在資源不豐的年代,憑著克勤、克儉的精神,胼手胝足為慈善工作而奮力不已,而造就了現在的慈濟世界。回首當年逐步踏實走過的足跡,上人讚歎每一位慈濟志工:「你們不是人!不是人,是什麼?你們是菩薩!真正是人做不到,慈濟人做到了,人間菩薩呀!」